关注公众号,发送 【白皮书】【BP投递】等关键词,获取相关支持,更多信息和服务详见公众号

科学家创业迎来“接力跑”,90后科学家已入场
2024 06/05

以下文章来源于中国科学报 ,作者赵广立

10年前的一个午夜,在深圳福田口岸附近一间民房里,戴文渊的指尖在键盘上飞舞。那是他在创业初期写代码状态最好的时刻。第四范式最早的1万行代码,全是戴文渊这样写出来的。

创业前,人称“戴神”的戴文渊身上有很多亮眼的标签:国际计算机学会(ACM)国际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世界冠军、机器学习“大神”、人工智能(AI)科学家……他选择了创业。2023年,第四范式成功在港股首次公开募股,成为“行业大模型第一股”。戴文渊交出了作为创业者的一份阶段性成绩单。

戴文渊是科学家创业潮中的代表人物之一。10余年来,科技快速发展提供了肥沃的土壤,科学家创业热潮悄然兴起,一群拥有深厚科研背景的教授、学者开始走出实验室,将目光投向更广阔的商业天地。

 01 
科学家闯入“硬科技”创业

“AI+”是近年来科学家创业的高频地带。

在第四范式成立5年后的2019年,另一位AI“大牛”顶着“香港中文大学终身教授”“腾讯杰出科学家”的光环,也杀入AI创业赛道。他便是思谋科技创始人贾佳亚。

事实上,贾佳亚的科研生涯无比光鲜。在工作10年后,贾佳亚就拿到了香港中文大学终身教授的职位,他同时是计算机视觉、AI、计算机图形学与影像学领域的权威专家,电气及电子工程师学会(IEEE)会士,全球计算机视觉和人工智能领域顶级期刊TPAMI创刊40余年来首位视觉领域华人副主编和IJCV编委。

贾佳亚带领思谋科技瞄准了最难啃的骨头——AI+工业。他认为,中国制造将迎来智能化、数字化的重大机遇,AI、大数据等技术将成为推动工业领域发展的重要驱动力。结合自己的专业,他认定AI视觉系统在工业应用中大有可为。

有了更大“野心”之后,比起实验室,创办企业是更好的选择。2019年底,贾佳亚扎根大湾区,带着一群比他还年轻的人创立了思谋科技。仅18个月,思谋科技的B轮融资就达到2亿美元,成为名副其实的行业“独角兽”。

科学家走创业这条路,并非为了摘科技成果转化的“桃子”,很多人是为了借助更多力量,实现关键核心技术的突破。

2018年,上海交通大学教授、“80后”青年科学家金贤敏,制备出世界最大规模三维集成光量子计算芯片,并演示了真正空间二维量子行走,被评为当年中国光学十大进展之一。2021年,金贤敏走出实验室创办了图灵量子,探索光量子计算的实用化路径。

短短数年,图灵量子团队已具备了从设计、流片、封测到系统集成和量子算法应用的全链条研发能力,牵头建设了国内首条光子芯片中试线和国内首个量子人工智算中心。长年奔波于上海交通大学、中试基地、图灵量子的金贤敏,生怕错过了量子计算爆发前的每个环节,每天只睡6个小时,“日夜与光子芯片和量子计算相伴”。

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底,已上市的科创板公司中,超六成公司创始团队的“主力”是科学家、工程师等高端人才或行业专家。这意味着,越来越多的科学家带领团队闯进了生物医药、新材料、新能源、高端装备制造、节能环保等“硬科技”领域,成为引导高科技进步、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力量。

 02 
一场科技信仰的“接力”

“教授+学生”的创业联动是科创圈一道别样风景。在科技创业的接力棒传递中,科学家的创业精神实现了传承和创新。

2023年8月15日,固高科技成功登陆创业板,背后的主导者便是香港科技大学电子及计算机工程系教授、“大疆教父”李泽湘。从外界赋予他的称号可知,李泽湘不仅是一位科学家创业者,还将大量精力放在支持学生创业这件事上——以1999年创办固高科技为起点,他先后与学生创办大疆创新、李群自动化、逸动科技等知名企业,从他联合创办的“机器人部落”(XbotPark)里更跑出了云鲸智能、正浩创新等一批“独角兽”公司。

无独有偶,香港中文大学教授、天石机器人研究所所长刘云辉也打造了多个“教授+学生”的创业范本。自2016年起,刘云辉带领学生将机器人研究服务于产业,创办多家机器人企业,不仅打造了机器人领域的商业版图,更将一系列机器人技术推向医疗、健康、工业等行业应用。

师徒联手,意味着接力棒正传递到一批年轻科学家手中。

不久前斩获亿元级融资的本末科技,其创始人张笛就读于香港科技大学电子及计算机工程系,师从李泽湘。本末科技在他的带领下,专注于时下最为热门的具身智能领域,主要从事机器人动力模组的研发及生产,致力于提供无减速器的直驱型精准动力方案。

更年轻的“90后”清华大学博士生导师陈建宇,也在机器人行业闯出了名堂。他创办的星动纪元,专注于研发具身智能以及通用人形机器人技术,产品涉猎四足机器人、机械臂、无人车等专业领域。乘着人形机器人的东风,星动纪元已拿下超亿元融资。

在2024年“大火”的大模型和生成式人工智能赛道,也有“名师+高徒”这道风景。譬如清华大学计算机系教授孙茂松、唐家渝、刘知远、岂凡超等和麾下一众高徒共同创办的企业均受到资本热捧。不仅如此,清华大学计算机系教授唐杰还作为智谱AI首席科学家,对外建立了清华系AI投资版图。

谈及创业圈正出现越来越多新生代科学家的身影,投资了星动纪元的联想创投合伙人王光熙表示,新生代的科学家创业者是天然的创新者,他们没有思维束缚,不仅有对科技的信仰,而且能根据技术的进化路径,找到很好的商业落地场景。

 03 
科学家创业者的背后

即便是出类拔萃的科学家,要成为成功的企业家也面临诸多挑战。他们破局的密码是什么?

联想创投合伙人宋春雨表示,产业资本的助力赋能必不可少。另外,丰富的产业资源在技术、管理、人才等方面也帮助科学家创业。

在深圳光明区的联想集团南方智能制造基地,一个个几十平方米的“共享车间”内,机械手臂、自动导航小车等设备正有条不紊地运作。生产线上不仅有笔记本电脑,还有台式电脑、服务器等多种产品。工智机基础设施供应商中科时代的工智机产品也诞生于此。

中科时代孵化自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是典型的科学家创企案例。早些时候,中科时代在实验室做出来的工智机无法量产。这也是很多科技企业面临的普遍难题。后来,受益于由联想创投与联想全球制造与工程共同发起的“光明计划”,中科时代顺利解决了产品的量产和落地难题。

用联想创投集团总裁贺志强的话说,“携手科学家,产业资本也要有科技信仰”。贺志强表示,与科学家创业者的沟通,首先建立在对技术的深刻理解上。双方只有在技术层面上实现有效交流,才能逐步构建起信任的桥梁。而这正是创投方与科学家长久携手的基石。

© 2016-2023 Lenovo Capital & Incubator Group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1035381 | 京公网安备1101080079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