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公众号,发送 【白皮书】【BP投递】等关键词,获取相关支持,更多信息和服务详见公众号

百亿对话:独角兽企业的创业真经 | 未来午餐会特别版
2020 11/25

联想创投自2016年成立以来,在短短5年时间布局了130多家优秀企业,并通过全面、长期的支持,陪伴被投企业的一路成长,如今很多企业已经发展成行业独角兽。除了依托于联想创投在品牌、政府关系、财务、法务、人力资源等方面给予的支持,创业者们也有各自的“独门秘籍”和丰富的经验值得借鉴学习。

近日,在联想创投2020 CEO年会上,围绕“成长之路”的话题,开启了一场特别版未来午餐会。联想创投集团董事总经理兼首席营销官陈蜀杰对话珠海冠宇董事长、总经理徐延铭,Aibee(爱笔智能)创始人兼CEO林元庆,中控信息总裁、中控集团副总裁赵鸿铭,深交通副总经理宋家骅,思特威副总经理欧阳坚,一起畅聊创业过程中经历的酸甜苦辣、风雨彩虹。

对话现场

以下为现场对话实录:

陈蜀杰:

今天的未来午餐会可以说价值连城,甚至比巴菲特的午餐还要厉害,因为在座的各位独角兽或准独角兽企业加在一起价值超过百亿美金。首先有请各位掌门人用一句话介绍下自己的公司。

林元庆:Aibee(爱笔智能)的核心业务是帮助线下零售如购物中心、品牌连锁店、停车场、机场、景区等业态,做数字化和智能化的升级。

赵鸿鸣:中控自1993年从工业自动化领域开始创业,现在集团有两个板块的业务:一是中控技术公司,主要做工业自动化;另一板块是中控信息公司,主要做智慧城市业务,是和城市基础设施的自动化、信息化相关的企业。

宋家骅:深交通是城市交通整体解决方案提供者,以交通大数据驱动,从事交通规划、交通设计和智慧交通的企业。

徐延铭:珠海冠宇主要是做消费类电池的企业,是全球领先的消费类聚合物软包锂离子电池供应商之一。客户涵盖联想等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和智能手机的生产厂商。

欧阳坚:思特威电子创立于2011年,是一家致力于提供最高端的图像传感器芯片设计公司。从2018年开始,在安防和监控领域图像传感器的市场份额逐步处于全球领先地位。

01

创业之“辣”:

巨头挤压、市场红海,

Aibee在激烈竞争中找到立足点

Aibee(爱笔智能)创始人兼CEO林元庆

陈蜀杰:

Aibee(爱笔智能)是业界领先的人工智能(AI)整体解决方案企业。接下来有请林总讲一下当时创业的初心和VISION到底是什么?

林元庆:2017年年底我开始创业时,人工智能是非常重要的创业方向,大家把它比作工业4.0。当时人工智能在线上有着非常成熟的应用,比如百度的搜索结果、阿里的千人千面,今日头条的新闻推荐等等,基本上背后都是人工智能算法。而购物中心、品牌连锁店等线下业态数字化、智能化的应用很差。当时我创业的初心就是一定要帮线下装上数字化引擎,希望有一天能像运营线上一样运营线下。我相信这对整个社会来说都有非常重大的影响,值得投入。

陈蜀杰:

人工智能领域的竞争也非常激烈,不仅是人才、市场的竞争,关键还有很多巨头来争抢这个市场。而爱笔发展得非常好,受到投资圈、产业圈等业界大咖的认可,有请林总分享一下Aibee到底是凭着什么有这么的高价值?

林元庆:刚出来创业时大家对我的期待很高,这意味着公司必须能做出一件大事,这要求我们从技术到产品到市场都看得足够远,技术也需要有足够的壁垒。虽然听起来觉得本就该这样,其实做起来很难。

我们现在做的线下数字化技术非常全面,记得刚开始的时候,很多人包括我们的投资人担心我们的技术做不出来。实际上,我们实现第一个十万平方的购物中心的数字化时,用了150台GPU,是总费用超2000万的计算集群,并且一天的数据耗时十天去处理。2019年一年的时间,我们将购物中心的数字化优化到只用一台GPU,一天的数据,只要半天就能处理完。技术从“零”开始到现在能够非常标准化地部署,用了三年时间。如果最初这些技术规划没做好或中间有犹豫,事情可能很难做成。

很高兴今天从汽车4S店、普通门店等很多业态的店,到购物中心、停车场、机场等大场景基本上实现了人、货、场、车整套线下数字化。我们成为了整个线下零售数字化与智能化市场上最领先,发展最快的企业。

02

创业之“苦”:

投入成本高、技术迭代快,

珠海冠宇、思特威坚持研发硬科技

珠海冠宇董事长、总经理徐延铭

徐延铭:最初选择进入充电电池行业,我认为随着社会的无人化、个人化、无线化、便捷化以及对资源的需求,充电电池的行业前景会越来越好,值得我们投入一生的精力做好。其实我并不热衷于创业,大部分时间更享受做职业经理人的经历,但是当历史的潮流把你推到这个位置的时候,我就要站出来承担这个责任,这是我创业的理由。

陈蜀杰:

很多时候技术和商业落地结合要经历不断的打磨迭代和时间的积累,所以真正做技术的企业是很苦的。有请徐总谈谈苦要怎么熬出来?

徐延铭:我并不觉得苦,做硬科技本来就要乐在其中。我们做一个To B的产品,客人要求会不断提高,大部分在初期按照常规的想法根本达不到要求,就要扒层皮想办法达到,虽然很苦但可以看到未来的希望。未来少受苦还是要长远布局,特别在技术上,要早做储备,真正投入去做,这样到了时间点就没那么痛苦了。虽然早期投入有痛苦,但那个苦是苦中有乐的。而且我们这个行业是很客观的,基本上能够看清它的未来,不像有的行业不太容易看清,我比较有幸处在这个行业。

思特威副总经理欧阳坚

陈蜀杰:

思特威是高精尖产业的代表,有请欧阳总介绍一下你们的VISION是什么?

欧阳坚:创业第一要有技术基础,我们的创业团队有十多年从事和图像处理强相关工作的经验,等于我们有很强的技术积累的门槛。第二点是找到非常大的风口,就是非常扎实的需求。CMOS图像传感器,可以叫做机器的眼睛,现在随着智能化、物联网的到来,每个节点可能都需要摄像头,因此市场需求非常大。最核心的点是在一个大好趋势上能不能把技术的特色体现出来,为客户创造价值。因此我们公司的目标一直是打造成全球领先的图像处理传感器公司,不仅要中低端产品全覆盖,还要在高端产品上对标全球领先企业。

陈蜀杰:

硬核科技企业靠实实在在的技术和产品说话。有请欧阳总谈一下在创业过程中遇到的苦,以及如何一步步熬过来的?

欧阳坚:大家对A股半导体上市公司做过一个统计,这个统计数据显示半导体公司往往都需要十年才可能成就一个有规模的企业,十年才能磨一剑。我们公司成立于2011年底,从2012年开始研发后,因为产品一直在迭代和优化,直到2014年,产品才真正开始打开了市场,实现了单月超过百万颗新品的出货量。从零到一突破的过程,一定要熬得住,在持续创业不断迭代的过程只能坚持和和持续的投入。

另外,我们还有一个很强的愿景,要通过创新研发引领行业的制高点。2016年我们和台积电合作,准备研发一款全新设计架构“基本BSI工艺的全局曝光的图像传感器”。而那时候我们公司规模也不大,一直在持续投入研发,财务现金流压力都很大,这个产品我们研发了2年多,直到2018年才正式解决了其中核心的技术难点。但是到2019年等到这个系列产品开始量产后,我们成为全球机器视觉领域唯一可以提供这项技术的供应商,通过这个产品技术创新我们获得了机器视觉市场的领导地位。

创业的过程其实挺痛苦的,而且创业初期的商业环境也不如现在,没有支持国产进口替代的这种文化,所以我们特别感谢联想创投,在我们还是比较早期的时候对我们的信任和投资。经过几年发展,随着我们技术累计到一定程度,产品被市场考验过后,这几年我们的成长就非常快,2018-2020年基本上每年营业额翻一番。

03

创业之“酸”:

行业落地难,摸索时间长,

浙江中控、深交通耐住寂寞持续深耕

中控信息总裁、中控集团副总裁赵鸿铭

陈蜀杰:

接下来有请浙江中控的赵总谈一下创业的初心和VISION?

赵鸿鸣:中控创业原来的团队主要来自浙江大学工业自动化研究所。在80、90年代我们国家工业自动化系统是没有自己产品的,全部依赖欧洲、美国、日本进口。随着经济发展以后,很多的工厂是用不起国外的产品,价格非常昂贵,服务也非常麻烦。所以我们当时就树立了一个目标,要做中国的工业自动化控制系统。经过20年的奋斗,目标已经实现,而且随着客户逐渐走向智能化、智慧自动化,也逐渐把业务拓发展到智能工厂、智慧城市这两个领域。

陈蜀杰:

智能互联网对行业的涤荡,从不是一朝一夕可以结束的战役,深入垂直行业,其实很难,还要特别“沉得住”气,这个过程是非常酸爽的。接下来有请赵总分享一下浙江中控是如何深耕行业的?

赵鸿鸣:中控创业团队主要来自浙江大学工业自动化研究所。在80、90年代我们国家工业自动化系统是没有自己产品的,全部依赖欧洲、美国、日本进口。随着经济发展以后,很多工厂是用不起国外的产品,价格非常昂贵,服务也非常麻烦。所以我们当时就树立了一个目标,要做中国的工业自动化控制系统。经过20年的奋斗,目标已经实现,而且随着客户逐渐走向智能化、智慧化,也逐渐把业务拓展到智能工厂、智慧城市这两个领域。

深交通副总经理宋家骅

陈蜀杰:

下面有请宋总给我们介绍一下您的VISION是什么?

宋家骅:深交通1996年成立,如今已经25年了。创立之初主要是做规划设计的,大家可能是认为我们是趴在桌上画图的企业,但其实我们一直在做数据分析。国家经过40年的建设城市规模已经相当大,在未来城市化的背景下要求我们有更多的变化。另外新科技、大数据来临之后,对整个行业特别是城市交通行业带来了非常大的冲击。处在时代和行业的大变革里,我们必须要积极变革,否则一定会被时代抛弃。所以这些年基于以前一直做量化分析的基础,以及这个学科的企业人才基本都有学数据分析的背景,我们快速抓住了大数据时代,转型为大数据驱动的智慧交通企业,发展成行业里最大规模的企业。

陈蜀杰:

有了很好的技术还需要和应用结合得特别好。尤其在行业落地的时候,需要经历很多摸索。有请宋总分享一下,遇到落地的各种问题时,是如何迈过门槛成功推进的?

宋家骅:主要有这几点想和大家分享:第一,要懂业务懂技术。交通看起来是老行业,但是技术不断在变,这些年技术班子、董事长都要求必须要走在技术的前沿。所以这几年我们学视频AI、技术、交通,以及思考清楚嵌入算法是怎么做的。只有懂业务懂技术才能把场景说清楚,才能把团队制度建立好。这些做好后才能给政府、企业交出完美的解决方案,实现技术落地。

第二,要耐得住寂寞。我有一个同事是1995年大学毕业就做交通大数据分析,20多年过去,现在还在一线写代码。回想十年前,我们在做项目的时候,我和他熬了一个通宵,就为了核查一个数据的准确性。当时很多人觉得效益不是特别明显,但我们还是沉下心去做了。十年过来,在交通行业站住脚,迅速走在了行业的最前面。这就是因为十年前我们投入了人,积累了人,积累了技术,而且把人才留住了,所以耐得住寂寞很重要。

第三是正确看待苦,甘之如饴才能面对整个企业未来的发展。最后还要自我检讨。我们非常愿意去做复盘,半年或一年做战略的复盘,在重大项目、重大业务线做业务复盘。复盘时大家倾向于说哪个好,但我们要检讨哪块儿做的不足,包括成功的项目哪块是不足的,所以检讨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情。

04

创业之“甜”:

技术落地、项目投运那一刻,创业值了

陈蜀杰:

其实创业就是经过了辛酸痛苦后,享受最后创业成果带来的“甜“,请大家分享一下各自在创业过程中哪一刻突然觉得值了?

林元庆:我们第一年能拿下一个几十万标就觉得很不错,第二年能拿下百万级的标,现在我们就看千万级的标,明年我们看亿级别的标。看到最前沿的技术,在实际应用中的大规模落地,让我特别的开心。

孙原:我个人觉得我们过去做的很多事情中,最让我开心是过去6年时间帮助了七万多农民卖东西,这是特别有幸福感和满足感的事情。他们生产这么多的粮食,产出这么多的农作物,我们能帮助他们脱贫、帮助他们的劳动成果打开销路很开心。

欧阳坚:感受最深的是我们的产品可以为客户创造价值。客户通过采用我们的产品,能够研发出有技术特色,高品质的产品,能够获得市场的认可,能获得更高的利润,能够赚更多钱,我们会非常开心。

徐延铭:我的客户,我们的团队,我的伙伴对我的信任和支持,是我最开心的事情。

赵鸿鸣:创业过程中甜的时刻还是蛮多的,也正是这些时刻支撑着我们不断往前走。中标了,项目投运了,客户开车成功了,对我们创业人是非常大的鼓励,也是非常甜美的时刻。

© 2016-2023 Lenovo Capital & Incubator Group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1035381 | 京公网安备1101080079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