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公众号,发送 【白皮书】【BP投递】等关键词,获取相关支持,更多信息和服务详见公众号

联想破釜沉舟再创业,欲做大“企业云”产业生态
2016 05/15

dcc451da81cb39db02984db1d7160924aa1830f8.jpg

(上图为联想集团副总裁、企业云总经理尉伟东)

在2016年5.4青年节这一天,联想宣布正式成立创投集团,并启动5亿美金二期基金——全部来自于联想集团,并未引入外部LP。在过去5年里,联想乐基金投资了40多家初创公司。然而,联想创投将不再限于早期项目。杨元庆表示:“只要能与联想核心业务直接协同,或者对前瞻性自主研发形成有力补充,我们的投入无上限。”

杨元庆讲这番话的背景是全球PC疲软已进入常态、智能手机也开始进入平台期。尤其是苹果新一季的财报令全球大跌眼镜,HTC的新一季营收同比大幅下滑,索尼已将重点转向PS4等非智能手机业务。当英特尔宣布取消今年的两款移动处理器凌动产品线,并准备裁员1.2万人的时候,还没有来得及在智能手机上打翻身仗的联想就必须要出击下一个产业机遇。

从云服务到创投集团

在今年3月18日,联想集团宣布架构大调整,成立四大业务集团,其中联想创投集团的前身则是联想云服务集团。原联想云服务集团总裁贺志强出任联想创投集团总裁,此时距离联想云服务集团成立还不到一年。

难道是联想要放弃新兴的云计算和云服务业务吗?难道联想又返过头来,回到别家IT厂商正在试图远离的数据中心“传统”业务吗?难道联想是要走向保守的阵营和打法?

728da9773912b31b5483e6ce8118367adbb4e16e.jpg

(上图为联想基础云产品总监高志国)

在5月10日,联想企业云部门组织的超融合一体机新品发布及合伙人招募活动上,还拿着联想云服务集团产品总监名片、现联想基础云产品总监高志国说了两句很有深意的话:第一句为企业云是一个产业机遇,第二句为超融合一体机相当于数据中心的iPhone。

如何解读这两句话?进入IT时代的第一个产业机遇是PC,成就了微软、英特尔和联想等巨型公司;第二个产业机遇是互联网,成就了雅虎、谷歌、BAT等巨型公司;第三个产业机遇是智能手机,成就了苹果、摩托罗拉、HTC等巨型公司。简单看,前三个产业机遇成就的都是平台型公司,能带动一个庞大的生态链。如今,企业云有可能是第四个类似的产业机遇。

且不论企业云是否是一个可创造庞大新生态链的产业机遇。假定是的话,那么按部就班地去培育这样一个新生态,可能要花费数年的时间。但如果能借助海量资本的推动,就很有可能大幅缩短这一进程。而这就是联想正在做的事情:放弃做全盘的云产品和技术,转而通过投资来做大新的产业生态链和生态圈,自己只做核心硬件——软硬一体化的超融合一体机。

这种做法非但不保守,反而十分激进,可谓破釜沉舟。

超融合企业云的机会

基于超融合一体机系统的企业云有多大的机会?

IDC的调查数据显示,2015年中国超融合系统市场的规模为6360万美元,到2019年该数字将实现近10倍的增长,达到5.47亿美元。而2015年全球融合IT系统市场规模为106亿美元,其中超融合系统接近10%,即10亿美元左右,不过这里并不包括软件和服务的收入。

这样全球营收的规模,也就刚刚达到一家独角兽型创业公司的门槛,更不用说分到中国市场更加寥寥可数。联想集团副总裁、企业云总经理尉伟东说的很坦白,“一开始我们团队做超融合的时候,市场上几乎都是小的创业团队在做,类似联想这样大品牌来做的不多。”

什么叫超融合系统?简单说,就是把计算、存储和网络三种最基本的企业IT资源,以虚拟化的软件方式叠加到一台硬件服务器中,以标准化一体机的形式,成为企业数据中心组件,即所谓企业云。当企业需要扩展数据中心规模的时候,只要购买更多的超融合一体机,就可以很方便地扩容,而无需对其上的应用软件做过多的修改,极大简化了企业IT管理。

说直接些,超融合就是企业级系统软件与企业级系统硬件的分离。这非常类似PC的概念,正是PC操作系统软件与PC硬件的分离,才促成一个繁荣的DIY产业和生态链。超融合系统实际上是要基于数据中心系统软件层的虚拟化和标准化,而这就很难统一。虚拟计算已经成熟,但尚有几个分支;虚拟存储还在发展中,正在形成一个爆发的市场;虚拟网络才刚刚开始。

除了VCE、HPE、Oracle、Cisco、EMC、HDS等国际巨头纷纷推出超融合产品线外,Openstack等开源创业公司和公有云厂商也在推出面向企业私有云环境的超融合一体机产品。2016年初,国内安全服务厂商深信服也推出了自己的超融合一体机产品和战略,宣布全面进入超融合市场。一时间,众仙过海,各有神通。

尉伟东说,“无论大厂家还是小厂家、初创公司还是成熟公司,大家都看到这个机会。目前虽然大家开始发力了,但这个市场还是处于非常早期的阶段。”2015年11月,联想与超融合软件鼻祖Nutanix宣布达成战略性全球合作伙伴关系和OEM协议,2016年3月推出了与Nutanix合作的Hx超融合一体机系列。2016年5月联想进一步推出了自研的H系列,支持KVM和VMware的软件。

换句话说,联想超融合的策略就是支持一个开放和开源的多种软件生态,而自己则做软硬一体化集成、支持和运维服务。“我们紧紧围绕客户的需求,从技术、产品、方案、运维、客户业务流程改造和互联网落地等方面,更深入地跟客户一起合作和合伙,所以我们提出‘合伙人’的概念。” 尉伟东说,“我们也是一个创业团队。”

创新是被逼的

联想创投旗下现有7家子公司,包括茄子快传、联想云、联想懂的通信、国民认证、联想金融、联想智慧医疗以及联想智能眼镜等。在这其中,最有希望做成平台型业务的,就是联想云。对于联想云来说,必须要在核心技术上过关。

“外界都认为联想没有核心技术,很多说联想的云平台没有声音,实际上我们自己内部IT云平台在运行。”高志国说,四年前联想就开始考察企业云和超融合技术,当时尉伟东到美国访问了一圈,坚信超融合解决方案的方向。随后,联想与硅谷和国内的顶尖大学建立了联系,开始转化学术界过去多年积累的研究成果,包括核心算法。在正式推出产品前,联想内部IT已经成功试用了自己的超融合企业云。

联想自研的H系列耗费了全球超过300名超融合工程师过去3年的心血,目前联想超融合解决方案已获得超过70项专利。而为了推广超融合产品,联想在未来一年内推出免费在线体验试用活动。针对期望深度体验的用户,联想还提供了为期30天的“一站式全功能体验”, 包含架构规划、架构设计、新老架构应用迁移、路径规划以及管理人员培训等多项咨询服务。

77094b36acaf2eddf2bc630e8a1001e938019383.jpg

(上图为联想基础云总经理朱策)

而寻求合伙人不仅是拓展市场和客户,更是与客户一起联合创新。联想基础云总经理朱策表示,“基于超融合的新IT用户与传统IT用户不一样,在这个过程当中双方需要一起商量和互动,很多用户的要求会成为我们下一代产品研发的输入。”5月10日,联想在广州发布H系列产品的时候,联想超融合的产品研发总监并没有到场,而是在北京坚守开发下一代产品。

很多技术“短期被高估、长期给低估”,这是一个普遍的现象。“其实任何IT人员骨子里面不喜欢创新,创新是被逼的。”高志国介绍,通过实地走访和企业调查,现在呼声很高的混合云、公有云和私有云还在刚起步的阶段。新的云应用在整个IT平台占不到20%,很多企业才刚开始虚拟化,而这才进入云计算的上一个阶段。

其实对于联想来说,创新也是被逼的。英特尔现任CEO布莱恩·科兹安尼克在2014年初的时候曾说过:“我们曾希望计算机世界停留在PC电脑时代,但是这个世界从来不会停止创新”。把云计算这样的新兴业务从联想主体剥离出来,也是为了更好的发展。

一个新业务在联想内部成长,会面临很多挑战,因此要把拆分出去独立运作。去年,杨元庆和贺志强在联想内部做了大量讨论,他们最后得出结论是创投这件事非做不可,要把创新业务独立出来,让团队有股份,去做试验,这是第一步。

贺志强曾对媒体表示,纵观IT行业发展史,所有伟大或突破性的创新肯定不是从大企业开始,都是从分离的公司开始的。联想企业云,就是联想再创业的新历史。

© 2016-2025 Lenovo Capital & Incubator Group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1035381 | 京公网安备110108007970号